野牛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波[1,2] 翟晓朦 许沛东 赵艳[3] 

机构地区:[1]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海南海口570228 [2]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3]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3期33-35,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海南大学青年基金(编号:qnjj1149)

摘  要: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原理探索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主要成分的最优化用量,对影响野牛草I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因素[d NTP、Taq DNA聚合酶、引物(Primers)、Mg^(2+)的用量]进行优化,获得野牛草的ISSR-PCR最适反应体系为20μL的反应体系,包括引物(2.0μmol/L)4.0μL、Taq DNA聚合酶(5 U/μL)0.2μL、MgCl_2(25 mmol/L)1.6μL、d NTP(2 mmol/L)2.0μL和模板DNA(20 ng/μL)3.0μL。该优化体系的建立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野牛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资源鉴定等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野牛草 ISSR-PCR 反应体系 正交优化 

分 类 号:S688.401[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