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亮[1] 许正伟[1] 刘团江[1] 王栋琪[1] 郝定均[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颈椎病区,710054
出 处:《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17年第1期35-38,共4页U.S.Chine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摘 要:目的:临床上常用的颈椎人工椎间盘的尺寸设计来源于国外。该研究分析常用人工椎间盘尺寸是否能满足国人颈椎椎体解剖相关数据,并据此提出适合国人的椎间盘设计方案。方法:利用CT测量138名中国患者颈椎椎体C4~C7的相关解剖学数据:椎体终板的前后径、横径,椎间高度,矢状角度。笋分别与常用人工椎间盘(Bryan,Prestige LP,Discover,and Prodisc—C)的尺寸进行比较,分析其匹配程度。结果:终板尺寸与各个经常应用的人工椎间盘的不匹配度:在椎体终板前后径上,不匹配度范围为17.03%(C4/C5,Prestige LP,Prodisc-C)至57.61%(C6/C7,Discover);横径上,从35.51%(C/C5,Prodisc—C,Prestige LP)至94.93%(C6/C7,Bryan)。所有患者中,21.01%的椎体终板前后径上大于最大假体尺寸,57.25%椎体终板最大横径上大于最大假体尺寸。在高度上,除了因高度不固定,而无法比较的bryan人工椎间盘,其他椎间盘的最大高度均满足各组的最大椎间高度,但是36.23%的椎间高度小于最小的人工椎间盘高度。各组的椎间平均矢状前凸角度分别为5.04,5.15,4.13,这几个椎间盘,只有Discover椎间盘有固定的7。前凸角与之相符。结论:该实验证实人工椎间盘的尺寸与中国人的椎体解剖数据仍然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椎间盘置换在中国应用的增多,因尺寸不匹配造成的并发症,如假体下沉、移位、移位骨化、脊髓压迫等逐渐增多,因此椎间盘厂商应该生产更多的尺寸来匹配国人较小的颈椎解剖尺寸。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