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95-102,共8页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和社会适应的横断研究"(CYS14065);项目负责人:徐文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拖延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基因:行为-脑-基因的多角度研究"(31571128);项目负责人:冯廷勇;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创新团队项目"时间心理学"(SWU1509392);项目负责人:冯廷勇;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16SKB007);项目负责人:冯廷勇
摘 要:以农村地区440名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人口学指标、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主观幸福感指标(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人格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结束留守年龄小于10岁的积极、消极情感得分,5岁到10岁的生活满意度得分都显著高于大于10岁的留守儿童;(2)结束留守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积极、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中介分析表明,人格神经质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说明,结束留守年龄是影响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人格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