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烈山煤矿的煤炭运输问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德龙[1] 刘亚中[1]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40-43,共4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7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7A0348)

摘  要:近代烈山煤矿的煤炭运输分为陆路和水路两种。陆路主要有轻便铁轨、牛车搬运、烈符专线和津浦铁路;水路则主要依赖濉溪河水运。烈山煤矿以陆路运输为主,水路运输为辅。陆路运输成本较高,且受制于津浦铁路线的运输能力以及社会局势的变化。水路运输则受制于地方利益群体的博弈。烈山煤矿的国有属性导致陆路运输不能有效协调各机构,水路运输不能与地方势力形成利益共同体,烈山煤矿遂因运输瓶颈日趋衰落。烈山煤矿的运输问题折射出近代中国工矿业存在大官僚属性的客观必然性。

关 键 词:烈山煤矿 陆路运输 水路运输 制约因素 

分 类 号: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F512.7[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