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振华[1]
机构地区:[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出 处:《法治研究》2017年第3期78-87,共10页Research on Rule of Law
摘 要:在民事主体方面,《民法总则》延续了《民法通则》的规范设计,将"农村承包经营户"置于"自然人"主体章节,"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民事主体地位得以维续。但长期以来"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民事诉讼主体地位却未得到法律的明确认可,既有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难以圆融地解决其诉讼主体地位与代表人诉讼制度之间的逻辑冲突,最终导致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衔接错位。从司法实践来看,绝大多数法院没有遵循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将"农村承包经营户"列为诉讼当事人,同时某些法院却又突破了司法解释将"农村承包经营户"作为诉讼主体所设置的案件范围。由于"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诉讼主体地位难以存续,其民事主体地位犹值怀疑,因此,民法典实际不宜再将"农村承包经营户"列为民事主体。但《民法总则》既已对其作出规定,则应修改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在民法典整合之时,应根据现实情形或者删除"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规定,或者将"农村承包经营户"挪入非法人组织章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