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伍志燕[1]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阳550001
出 处:《理论导刊》2017年第6期43-45,51,共4页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1BKS05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研究"(14BKS073)阶段性成果
摘 要:"意识形态趋同论"是西方的一种隐蔽的"改良主义"思潮。这一理论的错误之处在于它采用"趋同"的手法,抓住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中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相互借鉴、学习对方长处的现象,抹杀两种制度之间的本质区别和根本对立。意识形态趋同论的真实意图是实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化。因此,反对意识形态趋同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元化是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