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秦伟[1] 王晓雪[1] 杜雯雯[1] 崔刚[1] 

机构地区:[1]中日友好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年第5期577-580,共4页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81401507;No.81503175);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项目(No.2014-2-MS-8;No.2014-3-QN-27)

摘  要:血小板是一类小的盘状无核细胞,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血小板的正常寿命为7~10 d,约1/3的血小板储存在脾脏中,因脾脏大小不同,故血小板的储存数目会发生变化.在稳态条件下,血液循环中血小板的数量取决于3个方面的因素:(1)血小板产生的数量,即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血小板的数量;(2)进入血液循环的血小板的数量,不包括脾脏中储存的血小板的数量;(3)血小板被破坏的数量,血小板被脾脏和肝脏中的吞噬细胞(Kupffer细胞)吞噬而被破坏,从而实现更新.

关 键 词:血小板减少症 药源性 KUPFFER细胞 脾脏大小 血液循环 器官移植排斥 吞噬细胞 干细胞分化 

分 类 号:R966[医药卫生—药理学] R992[医药卫生—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