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抗组胺药对组胺诱导的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付丽新[1] 周培媚[1] 陈涛[1] 

机构地区:[1]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成都610017

出  处:《临床皮肤科杂志》2017年第7期492-494,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基  金: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浙江万马研究基金;四川省卫计委科研基金(140008)资助项目

摘  要: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充分的证据表明: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体液及蛋白的渗出对红斑、风团及血管性水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肥大细胞作为CU皮损的主要浸润细胞,可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诱导风团的产生。在治疗方面,目前国内外对CU的治疗方案均显出极大的差别。

关 键 词:血管通透性 皮肤 组胺 

分 类 号:R751[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