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庆跃[1]
机构地区:[1]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江汉论坛》2017年第6期100-104,共5页
基 金: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近现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论战研究”(gxyq ZD2016407);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建设项目(szzgjh2-6)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历史,可以说是不同时期、阶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应对其他社会思潮挑战的历史。以20世纪20—30年代为例,如从问题视域来看,当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回应了新月人权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中国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中国问题如何解决、何种理论具有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和品质等方面所掀起的间接或直接的挑战。这些回应,一定程度上既消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阻滞力,也捍卫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乃至其实践的现实正当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9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