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畅[1] 邱明科 王书青[1] 汪洋[1] 欧敬民[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92
出 处:《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年第1期75-79,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0843)
摘 要: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疾病,近年来,其在外周动脉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公认的治疗严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有开放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但因患者年龄多较大,且常合并其他系统病变,故仍然有30%的患者因为手术风险拒绝手术干预而未能得到很好的救治。1999年,Isner和Asahara提出了治疗性血管新生的概念,并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实。
关 键 词:治疗性血管新生 血管疾病 手术干预 血管腔内治疗 临床试验 粥样硬化 动物实验 外周动脉 动脉硬化性 血管生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