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逻辑下的人情交换——农民工群体内“散东西”行为的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卢飞[1] 江立华[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出  处:《学习与实践》2017年第6期99-106,共8页Study and Practi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研究"(批准号:11&ZD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散东西"现象盛行于皖北的农村地区,传统农村社会的散东西作为一种人情交换仪式,是一种相对公平、互惠的交换,但发生在农民工群体内的散东西逐渐被发展和异化成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性手段。在个案研究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发现,无锡、江阴等地的农民工经历着生活空间的转变,在长期生活、生意交往中,其城市的生存策略向发展策略转变,并在初级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起混合性关系群体,且群体成员遵循着"人情+利益"的行为准则,这为散东西性质异变提供了发生情境;而平衡逻辑下的人情交换使功利性散东西得以可能,主要体现为人情交换中的情理规范、关系平衡。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利益关系弥补了社会交换中权利和地位的不对等,使得"均衡互惠"得以可能,并强化群体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

关 键 词:散东西 人情+利益 平衡逻辑 人情交换 

分 类 号:C915[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