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江加义 吴波[1] 长安定 吕维东[1] 高飞[1] 陈玙炫[1] 唐宝生 程晶鑫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154中心医院骨科,河南信阳464000
出 处:《临床医学》2017年第6期67-69,共3页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青年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60例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同期来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研究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病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的临床疗效[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家族史、腰背部损伤史、工作姿势不正确、不经常运动、吸烟、心理紧张是青年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P<0.05);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年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较多,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较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对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更显著的优势。
关 键 词: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危险因素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