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VHF治疗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15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盛博[1] 陈炜[1] 赵磊[1] 甄洁[1] 臧学峰[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0038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第12期3039-304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HVHF)治疗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miRNA-155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均接受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是否接受HVHF治疗分为HVHF组(29例)和脓毒症组(31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8、12、24、48小时采集肘静脉血,分离PBMC,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155表达量。在治疗24 h后分离两组PBMC进行体外培养,用脂多糖刺激4、8、12、24、48 h时,检测miRNA-155表达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过程中,随着时间延长两组miRNA-155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HVHF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脓毒症组,且各时间点miRNA-155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脓毒症组(均P<0.05)。脂多糖刺激后HVHF组PBMC miRNA-155表达量明显高于孵育前,孵育12 h时miRNA-155表达量达到峰值;脓毒症组PBMC miRNA-155表达量上升幅度明显低于HVHF组,孵育8 h时达到峰值;孵育前和孵育4、8 h时脓毒症组miRNA-155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同期的HVHF组(P<0.05)。脂多糖刺激后HVHF组PBMC IL-6、TNF-α分泌量持续增加,12 h达到峰值。脓毒症组PBMC IL-6、TNF-α分泌量在8 h达到峰值。在PBMC孵育的各时间点,HVHF组IL-6、TNF-α分泌量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两组PBMC IL-10分泌量在8、12、24、48 h均为处在高水平,且各时间点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HF治疗可通过间接下调PBMC miRNA-155表达水平,减轻其对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增强对外界再刺激的反应能力,改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预后。

关 键 词:脓毒症 miRNA-155 单核细胞 血液滤过 

分 类 号:R515.3[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