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卫国[1]
机构地区:[1]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01
出 处:《知与行》2017年第6期56-62,共7页Cognition and Practice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关系对社会交换中回报权力与强制权力的影响研究"(15SHB03);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关系对资源分配的影响:理论导向的实验研究"(HEUCF20161302)
摘 要: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存在方式的权力,不仅体现在各类政治、组织及制度生活中,也体现在人与人的交换行为中。人们为了获得所需之物而以与对方进行交换,形成对对方的依赖,这种依赖为权力提供结构性基础,因此权力的行使与交换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某种契合,而中国人又经常从关系视角出发决定自己的行动。据此,文章在梳理达尔、马克斯·韦伯、克罗齐埃的权力内涵的基础上,把权力理解为行动者通过行动对另一行动者产生作用与影响的关系。文章进一步从社会学角度阐释社会交换的内涵,探讨权力与社会交换的联系,即权力可以通过行动者在进行社会交换时的资源分配能力体现出来。从社会交换视角出发,利用实验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关系强度的行动者处于不同交换网络结构时,如何行使权力。研究实验采用的是排他式网络结构,涉及两类四种网络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等资源—陌生关系网络中,没有出现高权者偏向于同低权者进行交换的倾向,即高权者对于低权者的权力行使没有显著差异。变资源—混合关系网络中,以大学生作为被试时,高权者倾向于对待分配资源量少的熟人行使权力,而且对熟人的权力行使并未随着资源量的降低而减少;同样在该结构网络中,当以工作同事作为被试并且待分配资源量差异很小时,高权者倾向于对熟人行使权力;当待分配资源量差异增加时,高权者开始对陌生人行使权力,从而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网络结构能够限制行动者与谁交换,然而这种交换还要考虑关系的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