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河南省西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河南驻马店463000 [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春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12期48-52,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1BAD16B07)
摘 要:为明确水肥条件与春小麦生产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置不同梯度的水肥耦合模式[灌水:W1,4 500 m^3/hm^2;W2,6 000 m^3/hm^2;W3,7 500 m^3/hm^2。施氮(尿素):N1,450 kg/hm^2;N2,600 kg/hm^2;N3,750 kg/hm^2],分析了水肥耦合对春小麦叶片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的水肥耦合对春小麦叶片生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不同,当水肥交互作用时,总体表现为水分处理的影响要高于氮素处理的影响。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W3(充足水分)>W2(适宜水分)>W1(自然降水);成熟期春小麦生长特性各指标总体表现为W3>W2>W1;相同的水分处理时,春小麦植株属性各指标随着氮素的增加而增加,相同的氮素浓度处理时,春小麦植株属性各指标随着水分处理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春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总体表现为W3>W2>W1;而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总体表现为W1>W2>W3;水分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水分对春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具有重要的影响。互作效应分析表明,水分×氮肥对穗数、穗粒数及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处理组合的籽粒产量以W2N2的组合最高,说明供水量与施肥量之间有一个平衡系数,为充分发挥春小麦的产量潜力,最佳的管理措施是水肥相互配合。本研究中W2N2水肥组合应为春小麦高产高效的运筹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