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简劲峰[1] 封加涛[1] 彭峰[1] 苏艳玲[1] 叶华安[1] 林家旺[1] 陈良万[2] 黄雪珊[2] 吴锡阶[2]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暨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佛山528000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福州350001
出 处:《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年第7期569-57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摘 要:目的总结14例原位心脏移植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22~62(46.7±10.1)岁。4例使用抗Tac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10例使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采用4℃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保护供心。2例采用经典式原位心脏移植,12例采用双腔静脉法行心脏移植。术后采用环孢素或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激素三联抗排斥方案。结果术后早期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严重感染死亡。早期并发症有:败血症1例,硬膜外血肿1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移植物右心功能不全2例,低心排血量并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支持1例。术后长期随访:截至2016年6月,2例失访,1例于术后30个月因自行停服抗排斥药物死于急性排斥,1例于术后36个月死于肺癌。余9例存活9~121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围术期管理经验、密切监测和治疗感染和排斥及患者依从性均影响着心脏移植的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