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出 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67-73,共7页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16BJY169);黑龙江省科技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2013R0242)
摘 要:精准扶贫是国家通过转移国家财政和资源,精准定位贫困村、贫困户,实行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的重要工程,也是实现政府公共目标的过程。开展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工作主要由村民自治组织通过自治管理方式展开,其效果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推进和精准脱贫任务完成。因此,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提升村民自治能力不仅有助于乡村治理进程推进,更影响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性。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富裕县相关情况的大量调研和访谈,以精准扶贫政策为背景和基础,分析了该政策实施过程中村民自治的重要性以及在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时存在的困境,进一步探讨了通过提升村民自治能力促进精准扶贫的有效性。通过发展完善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基层民主,落实扶贫工作中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等关键环节,促进乡村贫困户精准脱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