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经济属性及其认知框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元地[1] 李粒[1] 胡谍[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出  处:《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47-52,共6页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企业外部技术搜寻的平衡机制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302133)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而亟需找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兴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加快创新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我国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丧失,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在此背景下,创新发展成为我国的核心战略。当前的创新实践盲目跟风者众,创新实践忽视了自身的经济属性,把创新简单等同于科技创新;学界对创新的研究过分重视创新成果,忽视创新前因,对创新主体的认知停留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忽略了企业等其他市场参与者。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在于外部环境与内部适应的动态平衡,创新在本质上是一个组合或再组合的过程,而且是包含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过程。

关 键 词:创新 经济属性 动态平衡过程 重新组合 系统性框架 

分 类 号:F062.3[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