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分析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段伟利 陈红[2] 

机构地区:[1]南阳市骨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骨伤教研室

出  处:《中国卫生工程学》2017年第2期238-239,24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摘  要:目的探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变化,为该类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患者610例,根据术后早期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组578例;选取同期7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郭峰法检测红细胞免疫情况,ELISA法检测促炎因子表达。先在红细胞免疫和促炎因子水平上进行比较,之后比较感染组中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感染组ATER、DTER、FEER、RBC-C3Br水平均明显低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浅部感染组TER、DTER、FEER、RBC-C3Br水平均明显高于深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IL-6、IL-8、IL-17、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浅部感染组IL-6、IL-8、IL-17、IL-18水平均明显低于深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TNF-α、NO、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中浅部感染组TNF-α、NO、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深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切口感染者红细胞免疫和促炎因子有明显变化,且浅部感染与深部感染的差异明显,因此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对感染防治具有较高价值。

关 键 词:切口感染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 红细胞免疫 促炎因子 

分 类 号:R681.5[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