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支皮瓣的发现发展历史与临床启示  被引量:3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世民[1] 宋达疆[2]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骨科,上海200090 [2]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长沙410008

出  处:《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年第7期769-77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199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3JJ5012)

摘  要: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是指由穿支动静脉供养的岛状皮下组织皮瓣,属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穿支皮瓣的概念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Kroll&Rosenfield(美国1988)、Kojima&Soeda(日本1989)、Alien&Treece(美国1994)、Blondeel(比利时)、Hallock(美国)、Morris(加拿大)、魏福全等是这方面的先驱代表。我国的穿支皮瓣概念由张世民等于2004年首先介绍。穿支皮瓣的概念曾在国内引起过激烈争论,包括其基本定义、

关 键 词:穿支皮瓣 临床 MORRIS 组织皮瓣 轴型血管 动静脉 美国 比利时 

分 类 号:R622[医药卫生—整形外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