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慧雯[1] 郭春荣[1] 张伟妃[1] 张红凯[1] 李福凤[1] 孙祝美[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上海201203
出 处:《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年第3期392-394,F0003,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资助(81403273;81373555);201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摘 要:在中医四诊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脉诊和舌诊.舌诊是元代以后才逐渐被普及的诊法,中医对舌象的认识过程,是体现中医的医学观和认知思维特征及其过程的.最早对伤寒病"舌上胎"进行分析的成无己,在书中只论述了舌苔的变化,已认识到舌苔变黄、变黑,是邪热内结的证据[1].《形色外诊简摩》有云:"有病,则舌必见于苔,病藏于中,苔显于外".中医认为舌苔是反映脏腑,特别是脾胃生理病理变化的标尺,舌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诊断疾病、把握病情变化、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
关 键 词:舌诊 舌上胎 伤寒病 基因组学 形色外诊简摩 腻苔 慢性胃炎患者 四诊 诊法 成无己
分 类 号:R241[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