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志田[1]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7期95-104,共10页Social Science Front
摘 要:身处从天下到民族国家的新旧过渡时代,张謇更多是一位传统的天下士,身逢天下崩散,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履行澄清天下的责任。他很早就预作"亡后之想",继承从宋代开始的"觉民行道"取径,立足民间,以教育为救亡图存之本,以实业为教育的基础,以读书人为运行的枢机。宪法和天下的关联,是理解张謇那时言行的关键。他主张立宪,希望以宪法维持天下公私之平,认为是朝廷的作为促成了革命。革命发生不久,张謇就从一个清之臣子迅速转向朝廷对立面,其实仍是以天下为己任,在天下不靖时挺身而出。但他后来对革命和中华民国,也都较为失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