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存与乡村发展:一种生命观的解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有春[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872

出  处:《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93-96,共4页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品牌计划"对一项农村扶贫项目试点的跟踪调查与社会变迁研究"(14XNI014)

摘  要:在关于民族文化与乡村社会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一种浪漫情绪。有学者把民族文化视为一种实体,认为文化是民族存在的基础,丧失了独特的文化,一个民族将不复存在,因此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必须保护乃至抢救民族文化。还有学者认为,乡村民众一度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现代化、都市化破坏了乡土的宁静,乡土重建就是要让农村回到过去的理想状态。事实上,民族文化和乡土社会与个体生命一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研究者的任务是确定特定文化或村落所处生命历程的具体阶段,以对症下药,使其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而不是怀着不切实际的梦想,让其保持不变或回到过去。

关 键 词:文化生存 乡村发展 乡土重建 命运观 

分 类 号:C95[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