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瞬时波强技术(Wave Intensity)滑脉脉象图的构建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世超[1,2] 曹双双[3] 骆杰伟[1,2] 林宁[2] 叶振盛[2] 郭思薇[3] 郭苗苗[2] 孟晓嵘[1,2] 黄昉萌[1,2] 郑星宇[1,2]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2]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3]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第6期1518-1521,共4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No.2014Y0007);福建省中医药科研项目(No.wzrk201314)

摘  要: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检测寸口滑脉参数,构建基于WI技术的滑脉脉象图,建立一种新型的脉诊技术。方法应用ALOKA 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寸口滑脉与平和脉的WI各30例,从压力波(P)、血流波(U)、(d P/dt)(d U/dt)、时间三维构建WI图像。结果平和脉波型特点:前向压缩波(W1)波幅较滑脉为小,反向压缩波(NA)较滑脉浅,前向膨胀波(W2)不明显,射血前期时间(R-1st)时间较滑脉脉长;压力波(P)可见较低振幅的重搏前波,血流波(U)呈拱型圆钝,波幅为小。滑脉波型特点:滑脉U主波高尖,且血流振幅较平和脉明显增大,呈徒增徒降趋势;P主波(h1)波幅较平和脉为大,重搏前波(h3)时相后移,叠加或隐没于降中峡附近,△P(h1-h3)减少或呈负值。NA波较深,与W1的下降支连成一个凹面向上的波形。W2不明显或消失。滑脉组W1、NA、血管僵硬度(β)较平和脉组偏高,滑脉组R-1st、射血时间(1st-2nd)、增大指数(AI)较平和脉组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WI技术于脉象研究可使滑脉图更具可观性、可辨性、客观性,利于祖国传统脉学的传承和发展。

关 键 词:瞬时波强 滑脉 脉像图 

分 类 号:R241[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