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倩[1] 徐林[1] 

机构地区:[1]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南昌330006

出  处:《抗感染药学》2017年第3期532-535,共4页Anti-infection Pharmacy

基  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43158)

摘  要: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全麻下进行子宫恶性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F_1、F_2、F_3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F_1组患者于术前15 min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静脉注射治疗;F_2组患者于术毕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静脉注射治疗;F_3组患者于术前15 min和术毕分别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静脉注射治疗,以及对照组患者于手术切皮前15 min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注射治疗;麻醉方式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4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给予连接静脉镇痛泵镇痛,并记录t1(术后2 h)、t2(术后4 h)、t3(术后8 h)、t4(术后12 h)及t5(术后24 h)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值(Visual analogue scale,简称VAS)与Ramsay镇静评分值,24 h内的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简称PCIA)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1、t2、t3和t4时间点,以及F_1、F_2和F_3组患者的VA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_1和F_2组患者的VAS评分值明显高于F_3组(P<0.05);在t1、t2和t3时间点,F_1、F_2和F_3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_1和F_2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值明显低于F_3组(P<0.05);术后24 h内,F_1、F_2和F_3组患者的PCIA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F_1和F_2组患者的PCIA按压次数明显多于F_3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作用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其在术前15 min和术毕静脉使用的效果更佳。

关 键 词:给药方式 氟比洛芬酯 镇静评分值 

分 类 号:R969.3[医药卫生—药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