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中-晚侏罗世含铜铅锌与含钨花岗岩的成因差异:以湘南铜山岭和魏家矿床为例  被引量:17

Petro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iddle-Late Jurassic Cu-Pb-Zn-bearing and W-bearing granites in the Nanling Range,South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Tongshanling and Weijia deposits in southern Hunan Provi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旭栋 陆建军[1] Stanislas SIZARET 王汝成[1] 马东升[1] 章荣清[3] 赵旭[1] 吴劲薇[1] 

机构地区:[1]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 [2]Institut des Sciences de la Terre d'Orleans,UMR 7327-CNRS/Universite d'Orleans/BRGM,Orleans 45071,France [3]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第7期766-782,共17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7305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416702);国家留学基金中法“蔡元培”交流合作项目资助

摘  要:南岭地区中-晚侏罗世含铜铅锌与含钨花岗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截然不同.含铜铅锌花岗岩主要为准铝质含角闪石的花岗闪长岩,具有较高的CaO/(Na_2O+K_2O)比值、LREE/HREE比值和δEu值,较低的Rb/Sr比值,Ba、Sr、P、Ti轻微亏损,分异演化程度较低.含钨花岗岩为高分异演化的过铝质花岗岩,其CaO/(Na_2O+K_2O)比值、LREE/HREE比值和δEu值较低,Rb/Sr比值较高,Ba、Sr、P、Ti强烈亏损.含铜铅锌花岗岩主要形成于155.2~167.0Ma,峰值为160.6Ma,含钨花岗岩主要形成于151.1~161.8Ma,峰值为155.5Ma,两者存在约5Ma的时差.在湘南铜山岭含铜铅锌和魏家含钨花岗岩系统研究基础上,结合南岭地区中-晚侏罗世含铜铅锌与含钨花岗岩的对比,提出了两类含矿花岗岩的成因模式.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软流圈上涌和玄武质岩浆底侵.底侵玄武质岩浆加热促使下地壳镁铁质角闪岩相基底首先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与铜铅锌矿化有关的花岗闪长质岩浆.随着玄武质岩浆底侵,中-上地壳富白云母变质沉积基底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与钨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浆.花岗岩源区成分的差异导致花岗岩成矿专属性不同,源区部分熔融的时间先后导致了含铜铅锌与含钨花岗岩之间存在5Ma左右的时差.

关 键 词:含铜铅锌花岗岩 含钨花岗岩 岩石成因 中-晚侏罗世 南岭 

分 类 号:P588.121[天文地球—岩石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