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莉[1] 刁振宇[1] 孙海翔[1] 颜桂军[1] 王志群[1] 李若天[1] 戴毅敏[1] 王景美[2] 李洁[1] 丁海林[1] 赵光锋[1] 郑明明[1] 薛平平[1] 刘沫[1] 周艳[3] 胡娅莉[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210008 [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210008 [3]94143—0665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941430
出 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7年第7期548-54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724,81571462,8797928);中国科学院资助战略重点研究计划(XDA01030401);江苏省重点项目(BE2016612)
摘 要: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以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和尿蛋白为特征的妊娠并发症。早发型重度PE对母儿危害严重,包括母体多器官功能损害及胎儿生长受限等。目前PE发病的“二阶段”学说认为,第一阶段是早孕期绒毛外滋养细胞侵袭不足,使子宫螺旋小动脉重塑障碍导致“胎盘浅着床”,第二阶段则是浅着床的胎盘向母体循环释放异常分子,导致中晚孕期母体出现血管内皮激活,出现相关临床表现。很多研究致力于寻找连接PE二阶段发病的重要分子,但迄今尚未检索到相关成果报道。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1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