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蒙古族流行歌曲歌词中的符号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佳媛[1] 迟天一 

机构地区:[1]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传播与版权》2017年第6期123-125,共3页

摘  要:《鸿雁》《套马杆》《嘎达梅林》《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蒙古族流行歌曲在广为流传的过程中,其中的符号成为蒙古族音乐和文化内涵相互连接的纽带,也带给人们对于内蒙古人文和地理环境的无尽遐想,并使受众形成较为固定的认知。对这些歌曲中的符号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其含义存在固定性,选取方式存在特定性,同时符号又与文化间存在着共生性的关系。在这些符号背后,更蕴含着蒙古族直爽和含蓄交融的民族性格、责任至上的审美观念以及万物皆有灵的自然观念等文化内涵。因此,分析歌曲符号蕴含的深层次文化观念,能够为理解蒙古族文化提供一个全新角度,也可为更好地传播和发展蒙古族音乐文化提供一条符号形式与意义多样融合的崭新思路。

关 键 词:蒙古族流行歌曲 传播符号 民族性格 审美观念 自然观念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J614.9[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