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上海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特色诊疗中心,上海201203
出 处:《临床误诊误治》2017年第7期95-98,共4页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基 金:杨氏针灸临床传承研究基地(ZYSNKD-CC-HPCCJD-014);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大研究)项目(ZYSNXD-CC-YJXYY-JS19)
摘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体质与诊断分级、血压、体重指数(BMI)、降压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及所辖3个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慢病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病353例,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分型,分析各型患者高血压病分级、血压水平、BMI、药物降压效果。结果 353例中医体质分型以痰湿质83例(23.51%)、气虚质78例(22.10%)、平和质68例(19.26%)和瘀血质53例(15.01%)为主。气虚质与平和质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患者舒张压与其他体质类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中医体质分型患者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湿质、阳虚质患者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患者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湿热质患者血压达标率与其他体质类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体质以痰湿质、气虚质为主,结合中医"治未病"理论,通过调整体质类型,对强化高血压病二级预防有积极意义。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