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生成逻辑的反思与调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金太军[1] 

机构地区:[1]南京审计大学国家审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1815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6期182-182,共1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为了应对后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特征的发展,由个体失败所演绎出来的协同治理似乎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选择.然而,基于对不确定性的重新解读、个体失败的行为指向和对协同惰性的深刻认知,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存在一定的推理谬误,这并非是从“应然”到“实然”的简单跳跃。因此,有必要形成一种更适合后现代社会治理的逻辑演绎。并基于协同惰性的风险,一方面要以公共权力为逻辑起点:另一方面要以政治认同、主体条件、经济绩效、制度保障等四个要素为功能性支撑,以期达到善治的目的。

关 键 词:协同治理 逻辑演绎 后现代社会 调整 反思 不确定性 治理创新 “实然” 

分 类 号:D630[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