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桂奇
出 处:《中学生(初中作文版)》2017年第8期25-25,共1页
摘 要:苏轼担任杭州太守期间,一天,有手下来报,说有个进京赶考的书生犯了冒名欺诈罪,他的两件行李上所贴签条,都是“交京都竹竿巷苏侍郎子由”,落款均为“苏轼”。于是,苏轼便立即审理此案。“这两件沉甸甸的行李,装的究竟是什么要紧东西?”闻此,面红耳赤的书生赶忙如实禀报:“学生羞愧,对不起大人!学生进京赶考,盘缠没有着落,亲友就送给学生两百匹绸子,好到京城兑换现钱。想到这绸子过关都要纳税,恐到了京城所剩无几,学生就打起了歪主意:大人兄弟名闻天下,无人不知,贴上这张签条就可蒙混过关,得到免税便利;万一获咎,想必大人也会大人大量。恳请大人恕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