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毕光明[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评论》2017年第4期195-201,共7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0-70年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之关联研究"(批准号08BZW057)之阶段性成果
摘 要:21世纪初,新一代的学者李杨,针对二元对立的文学史书写模式所造成的"断裂论"发起了批评,具体就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当代文学"一体化"的概括提出了质疑,着重检讨了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思维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文学史研究和书写中的惯性力量。洪子诚对之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发生在北大两代学者身上的观念冲突,反映的不仅仅是文学研究上不同方法与路径的选择,也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知识人所持的不同文化立场与态度,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界思想分化在文学领域的投影。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一体化"之争,是两种不同文学史观的碰撞,在观念的背后是代际差异形成的不同的历史感与现实态度,对话过程中的求同存异体现了时代的宽容与文化选择的多元性。讨论的最大收获是认清了"断裂论"的历史局限,引起对文学史历史分期和重写文学史的再思考,为"50—70年代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提供了条件并界定了它的性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