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背景下我国储蓄的利率效应再检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万光彩[1] 叶龙生[1] 

机构地区:[1]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出  处:《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7,共7页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基于金融稳定状况指数的分析"(SK2016SD04)

摘  要:在当前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下,利率政策居于主导地位,储蓄利率效应影响央行利率政策的制定及效果。目前,实际负利率与高储蓄并存,央行同步实行降准、降息措施,扩大利率工具使用空间。在实际负利率的经济背景下,再次检验储蓄利率效应十分必要。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1992—2014年数据,结果表明:短期贷款实际利率和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呈反向变动,存款利率与其同向变动;长期而言,储蓄利率敏感性较低。当前利率政策有效性仍然不足,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利率体系构建不完善,储蓄率过高。据此,提出应在实际负利率条件下增强我国储蓄利率敏感性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负利率 居民储蓄 利率弹性 

分 类 号:F830.48[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