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后壁点刺配合调神法治疗顽固性呃逆1则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苗[1] 张春红[1]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3

出  处:《国医论坛》2017年第4期49-49,共1页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呃逆,中医称之为"哕",俗称"打嗝"。其主要病机为胃气不降反升,上逆动膈[1],主要特点为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且不能自行停止。多因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和正气亏虚等所致。病位在膈,与胃、肝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呃逆可以自愈,但是一部分患者持续呃逆超过48h,则为顽固性呃逆[2]。长期呃逆不止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现代医学认为呃逆主要由胃部的一些疾病或脑血管病影响中枢神经及外周神经使其出现兴奋性紊乱,迷走神经自稳功能失调,导致膈肌发生痉挛性收缩。对此运用咽后壁点刺法调节迷走神经兴奋性以达止逆之效;长期呃逆患者,膈肌痉挛,往往耗伤神气,可同时配合调神针法,以达醒神安神之功。笔者导师张春红运用此法治疗该病1则,现介绍如下。

关 键 词:顽固性呃逆 咽后壁点刺 调神法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