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蕊[1] 王彦军[2] 行海舰[3] 杨亚荣[1]
机构地区:[1]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西安710003 [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科,西安710032 [3]西安市儿童医院心内科,西安710003
出 处:《陕西医学杂志》2017年第8期1014-1015,共2页Shaanxi Medical Journal
基 金:西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2013056)
摘 要:目的:探讨诊断性治疗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CHD合并重度PH患儿31例,强心、利尿基础上,采用西地那非或波生坦治疗8~24周,行右心导管检查后,全麻下行根治术,术中搁置漂浮导管对术中和术后患儿肺动脉压(PAP)进行监测。术后残余PH患儿继续靶向药物治疗,并于术后随访24个月。结果:经靶向药物治疗,患儿平均血氧饱和度(SpO2)均>95%;术前右心导管检查结果为:MPAP 46~92(75.11±12.98)mmHg;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4.62~15.33(10.18±3.07)Wood/unit·m^2;肺循环血液流量/体循环血液流量(Qp/Qs)1.29~2.96(1.85±0.38);30例患儿急性肺血管扩张实验结果为阳性,1例阴性。术后随访中患儿无死亡病例。结论:诊断性药物靶向治疗结合慢性肺血管扩张实验,可为处于临界点的CHD合并重度PH患儿提供根治机会,且靶向药物治疗对术后残余PH患儿继续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分 类 号:R541.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