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立法解释:“法律释义”的功能及其正当性难题  被引量:2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怡达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政治与法律》2017年第8期65-76,共12页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JZD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写"法律释义",因其兼具有权解释与学理解释之部分特征,在人大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及法学研究等诸多场域中发挥着相当大的功能,由此可称之为与有权立法解释相对应的隐性立法解释。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实践欠缺的情境之下,全国人大法工委凭借其接近立法原意的优势,通过隐性立法解释满足了法律实践对法律解释的需求。由于全国人大法工委职能与"法律释义"效力之间的张力,隐性立法解释虽有实际效用,但却面临着民主、效力和实践等层面的正当性难题。需借由兼顾有效性与正当性的改革路径,即正当性的补强及有效性的维持,以促成隐性立法解释的改良。

关 键 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法律释义 隐性立法解释 正当性 有效性 

分 类 号:DF0[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