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珺[1] 杨跃进[1]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出  处:《中华医学杂志》2017年第30期2395-2397,共3页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3957,8137022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518602)

摘  要: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再灌注治疗方法是减少心肌细胞死亡的有效治疗策略.然而,再灌注治疗在挽救缺血心肌的同时也可引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MIRI是指心肌组织缺血或者缺氧一段时间后,血供的恢复会加重原本缺血缺氧引起的损伤或引起新的损伤.这可能与血管再通时氧自由基产生增加、炎症加重、钙超载及线粒体转换孔开放有关[1].

关 键 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外泌体 减轻 心肌梗死患者 心肌细胞死亡 有效治疗 缺血缺氧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