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2]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长春130012
出 处:《学术交流》2017年第8期44-48,共5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恩经典著作中的文化生态思想资源及其当代文化安全价值研究"(14BSK0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马克思学说的历史性理解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6QT008)
摘 要: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具体显现为两种逻辑,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达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它的显性逻辑,通过近代政治哲学批判创立马克思政治哲学构成了它的隐性逻辑。在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历史生成过程之中,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不仅帮助马克思清算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信仰,而且促成了马克思与古典自由主义所代表的近代政治哲学传统的分离,在这个意义上,市民社会批判就成为马克思实现政治哲学革命性变革的思想节点。在市民社会批判的平台上,马克思从理论立场、致思路径和价值追求这三个方面批判并超越了以古典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近代政治哲学传统学说,实现了政治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