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烧伤科,广州510515 [2]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72100
出 处:《中华烧伤杂志》2017年第8期497-50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Burns
摘 要:目的观察VSD联合肝素溶液湿敷治疗对四肢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四肢深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VSD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10例。入院后患者创面均常规清洁、消毒,去除腐皮或将腐皮减孔。常规治疗组患者创面外涂薄层重组牛bFGF凝胶,用涂有磺胺嘧啶锌软膏的凡士林油纱覆盖,加压包扎,隔日换药1次。VSD治疗组患者予持续VSD治疗,负压值为-16.6 kPa。联合治疗组患者每日固定时间按每200平方厘米敷料使用约10 mL的量,注入5 000 U/mL的肝素溶液进行湿敷,湿敷10 min后,同VSD治疗组患者行VSD治疗。VSD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均于治疗后5~7 d更换VSD敷料,并同常规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直至创面完全愈合。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5 min,3组患者分别应用数字评分法对创面疼痛强度进行自我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7 d,检测3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治疗后7 d,观察3组患者创面大体情况。治疗后14 d,测量创面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统计3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对数据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检验。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6,P〉0.05)。治疗后即刻,联合治疗组患者创面疼痛强度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及VSD治疗组(P值均小于0.05),VSD治疗组患者创面疼痛强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15 min,VSD治疗组患者创面疼痛强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P值均小于0.05)。3组患者治疗前PT和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12和0.43,P值均大于0.05)。治疗后7 d,联合治疗组患者PT和APTT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