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英江[1] 盛玉国[1] 韩新强[1] 马超[1] 王柱[1] 王文明[1] 

机构地区:[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滨州256603

出  处:《山东医药》2017年第25期80-82,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病例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诊治共11例SISMAD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案。结果 1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58岁,平均50岁。患者均经CT血管造影(CTA)确诊。11例患者中表现为腹痛8例,无症状体检发现1例,腰背部疼痛1例,伴有恶心、呕吐3例。有高血压病史4例,有吸烟史4例。根据SISMAD的Yun分型,其中Ⅰ型3例,Ⅱa型3例,Ⅱb型3例,Ⅲ型2例。第1破口距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平均距离为33 mm,夹层的平均长度为57.72 mm。7例保守治疗3~9 d后腹痛症状逐渐缓解、消失;1例行弹簧圈栓塞术;1例保守治疗失败后采取腔内支架治疗,经股动脉置入自膨式裸支架;1例保守治疗5 d后腹痛症状未明显缓解,行置管溶栓+罂粟碱灌注术;1例Ⅲ型患者入院后腹痛症状加重,腹膜刺激征阳性,急症行剖腹探查术,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小肠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中除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小肠切除术患者出现短肠综合征外,其余腹痛症状消失。结论SISMAD临床表现多样,腹痛多见,亦可见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腰背部疼痛,便血,厌食,体质量减轻等。多发于中年,男性居多。DSA是诊断SISMAD的金标准。保守治疗对多数SISMAD有效,若腹痛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改行腔内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关 键 词: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夹层 腹痛 

分 类 号:R656.1[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R543.5[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