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时静注纳美芬临床观察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秦小岚[1] 李梦云[1] 崔珊珊[1] 丁煌[1] 柯剑娟[1] 冯晓波[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430071

出  处:《山东医药》2017年第31期58-60,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创新团队项目(WJ2017M036)

摘  要: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麻醉诱导前2 min及手术结束时静注纳美芬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I+A组、I组、A组、C组各20例,I+A组麻醉诱导前2 min及手术结束时均静注纳美芬0.15μg/kg,I组于麻醉诱导前2 min静注纳美芬0.15μg/kg,A组于手术结束时静注纳美芬0.15μg/kg,C组静注与I+A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快速推入舒芬太尼诱导时呛咳反应发生率,记录各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_1)、插管后5 min(T_2)、拔管时(T_3)、拔管后10 min(T_4)的MAP、HR、SpO_2,比较各组拔管时间、拔管后10 min Ramsay评分、VSA评分。结果 I+A组发生呛咳1例(5%),I组为0例,A组为7例(35%),C组为8例(40%),I+A组、I组分别与A组、C组比较,P均<0.05。与A组、C组比较,I+A组和I组T_1时点MAP、HR降低(P均<0.05);与I组、C组比较,I+A组和A组T_3时点MAP、HR降低(P均<0.05);与同组T0时点比较,I+A组T_1~T_4时点SpO_2降低,I组T_3时点MAP、HR及T_1~T_3时点SpO_2升高,A组T_1时点MAP、HR升高及T_1~T_4时点SpO_2降低,C组T_3时点MAP及T_1、T_3、T_4时点HR升高和T_2~T_4时点SpO_2降低,P均<0.05。与I组、C组比较,I+A组和A组拔管时间短、Ramsay评分高(P均<0.05)。结论全麻诱导前2 min及手术结束时静注小剂量纳美芬,可以降低插管期呛咳反应发生率,有利于维持麻醉诱导和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关 键 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纳美芬 舒芬太尼 呛咳 血流动力学 

分 类 号:R971[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