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内陆水域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生长生物学特征及变化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耀全 施军 吴伟军 雷建军 孔彬 

机构地区:[1]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 [2]广西来宾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广西来宾546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16期155-160,共6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3048);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编号:2013GXNSFEA053003);农业部渔业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编号:农渔办[2013]75号)

摘  要:生物的生长和生态学参数不仅能反映其生长及生存状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生活环境的质量及生活史情况。利用2013—2014年度开展渔业资源调查采集的鱼类生物学数据,分析广西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的生长生物学特性,为增殖放流、增殖效果评估及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方法依据。通过体长和体质量关系数据估算鱼类生长参数和种群生态学参数。结果表明,主要增殖放流鱼类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的生长生物学特征参数分别为,青鱼a=2.766 0×10^(-2)、b=2.965 9、L∞=117.97 cm、m∞=38 593.97 g、k=0.146 0年-1、t0=-1.339 4年、trp=6.11年、mrp=11 594.5 g,草鱼a=6.062 8×10^(-2)、b=2.691 9、L∞=112.06 cm、m∞=19 933.8 g、k=0.198 5年-1、t0=-0.987 6年、trp=4.00年、mrp=6 692.2 g,鲢鱼a=1.631 3×10-4、b=2.652 3、L∞=99.25 cm、m∞=14 479.8 g、k=0.100年-1、t0=-1.104 0年、trp=8.65年、mrp=4 939.8 g,鳙鱼a=1.851 7×10^(-4)、b=2.656 3、L∞=96.6 cm、m∞=15 724.1 g、k=0.160年-1、t0=-0.682 9年、trp=5.42年、mrp=5 355.7 g。与历史数据及其他水域相关研究数据相比,青鱼样本的渐近体长和渐近体质量值均小于历史数据,但相对体质量更大,有小型化、低龄化的趋向。草鱼的参数相差较小,生长速度参数略有上升。鲢鱼的生长速度及体质量相对较低,鳙鱼的体质量增长速度相对较低。增殖放流鱼类生长基本正常。青鱼和草鱼的最佳起捕体质量为10、6 kg;鲢鱼和鳙鱼约为5 kg。调查研究水域应开展生态环境优化修复工作,通过持续增殖放流、调整增殖放流鱼类数量措施,保持水域草鱼现存资源量,适当增加青鱼、鲢鱼和鳙鱼的资源量。

关 键 词:广西 内陆水域 增殖放流 鱼类 生物学特征 

分 类 号:S917.4[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S93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