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筱蕾
机构地区:[1]本刊资料
出 处:《党史博览》2017年第9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General Revie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摘 要: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5.72公顷。其主体建筑为柱廊型正方体,南北正面镶嵌着镌刻“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金色大字的汉白玉匾额,44根方形花岗岩石柱环抱外廊,雄伟挺拔,庄严肃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有关部门开始组织专家为毛泽东遗体安置的选址和建筑设计方案会谈商讨,有代表提出为主席设计陵墓的计划,但被否定。10月9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在首都北京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在纪念堂建成后,将把安放毛泽东主席遗体的水晶棺移入堂内。纪念堂选在哪里?一开始有多种声音,包括天安门广场、中南海瀛台、香山等地。在天安门广场新建一座建筑物,不是那么简单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尤其是建筑物的高度、风格要与周围已有的建筑相协调。最后,确定纪念堂通体高33.6米。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天安门城楼上看纪念堂会有正阳门的大屋顶剪影罩在纪念堂上。另一方面,纪念堂不会有压倒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势。经过几轮磋商,纪念碑南侧选址方案被确定。1976年11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工程现场指挥部成立,北京市建委副主任李瑞环担任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总指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负责纪念堂建设的领导工作。1977年9月9日,在毛泽东逝世一周年之际,毛主席纪念堂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