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贾悦[1]
机构地区:[1]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出 处:《当代音乐》2017年第17期21-24,共4页Modern Music
摘 要:本文研究的范围限定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作曲家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使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以民歌为素材的作品,从美学的角度考察这些作品保持了多少民歌的韵味。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来自于长时间以来对当代音乐创作的关注,对民歌改编这种创作形式进行梳理,使得笔者对改编有了新的认识。虽然以往有关"民歌改编"和"民族乐派"的研究文章有很多,但将巴托克的改编理论与中国作曲家的创作实践进行比照,进而从美学角度探讨民间音乐韵味保持问题的文章、专著却是少见的。本文拟先按照巴托克改编理论提到的两种类型(摘引为主题、仅取其韵味)分别探讨中国作品中的表现情况,接着提出一种新的类型(混合媒介拼贴型)进行同样的探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