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昆曲传承中大众传播现象分析——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洁[1]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影视编导学院,陕西西安710130

出  处:《戏剧之家》2017年第15期16-17,共2页Home Drama

摘  要:昆曲艺术是一门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含蕴丰富的古老戏曲,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电子信息化大浪潮中,昆曲日渐衰微。由白先勇主导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却在昆曲整体颓靡的大势中逆流而上,这版剧目的演出获得了极高的口碑及市场回馈,成为了昆曲复兴的中流砥柱。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正顺应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活态性,使昆曲主动与覆盖力极广的大众媒介相结合,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实现自己的复兴。在与大众传播结合的过程中,其对观众的准确定位、创新性广告宣传及合理的传播策略都成了当代昆曲保护不可或缺的有效经验。

关 键 词:昆曲 大众传播 传播策略 传播效果 

分 类 号:J825[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