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津伟[1]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8期101-109,共9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2015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研究"(15JZD05);2015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邹碧华精神实践路径探索--邹碧华的司法理念与方法研究"(2015BFX008)
摘 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将"法治"作为社会层面核心价值取向具有正当性,社会之维的法治理念对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意义重大。"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将对公民的法律意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法治共识,进而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氛围。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导向和引领功能,必须阐明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建设的方式,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宗旨如何以规范化的方式进入法律判断,进而影响法治实践。将"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的法治建设紧跟时代形势,反映了社会需求,切实维护了社会公众的权利和自由,促进了社会福祉。这也无疑有利于提升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质正当性,凝聚法治共识,充分调动社会内在力量,促进法治的发展。
关 键 词: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法治国” 公共利益 价值法学 《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