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省淮安市肿瘤医院CT室,江苏淮安223200
出 处:《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年第3期87-88,共2页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摘 要: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2月本院采用CT诊断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回顾性分析,分型情况,真假腔强化值,第一、再破口检出情况,分支受累情况,内膜瓣、附壁血栓以及伴随表现检出情况。结果:CT诊断分型Debakey分型,I型6例、Ⅱ型2例、Ⅲ型22例,Stanford分型A型6例、B型24例。真腔患者强化值(273.4±45.2)HU,假腔强化值(260.3±49.5)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腔值强化CT值大于假腔强化值患者16例,其中内膜第一破口大小中位数13mm,真腔强化值≤假腔强化值14例,内膜第一破口中位数20mm。真假腔呈螺旋走形25例,21例真腔受压狭窄。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优率100.00%,13例合并节段性不规则改变。CT、DSA对主动脉夹层、受累分支、破口、内膜瓣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S胸腔积液显示率为0.0%、真假腔显示率50.0%、腹壁血栓检出率28.6%,低于CT100.0%、93.3%、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不仅可用于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对受累分支、破口、内膜瓣检出效果与DSA相近,同时还可检查出伴随的胸腔积液等病变,判断疾病严重程度,为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证据。
分 类 号:R445[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