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内江641199 [2]内江师范学院校办,四川内江641199
出 处:《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97-101,共5页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孔子的政治论"(09SD030);四川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西方范式下的中国问题:近代以来儒学宗教化路径的形成与实质探究"(2014SB0151);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项目"当代儒家文化复兴中的两条路径分析"(SXJZX2012-007)
摘 要:孔子的政治思想奠定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调。孔子政治思想的体系构建,起于"政"终于"治"。前者"兴于诗"之"无邪",是为政之始;后者"成于乐"之"无为",是为政之终;合"政治"而言,就是通过"立于礼"的施政过程,达到群体至善、社会和乐。孔子政治思想的理论架构呈现出:礼制建构的本源情感基础——仁,礼制建构的正义原则——义,礼制建构原则的形上根据——道,礼制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知,以及礼制建构的大成——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