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性低血压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树义[1] 陈文科[1] 陈雪[1] 赵玲玲[1] 李凤雨[1] 汤晓会 王丽娜[1] 席晨晨 

机构地区:[1]长春市中医院

出  处:《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第24期19-22,共4页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摘  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干预方法等进行探讨,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血液透析性低血压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本文从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中医认识、发生的原因及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中西医的治疗与干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可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如慢性疾病、高龄因素等)和透析相关因素,其发病机制为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效血容量减少、血管顺应性降低等,发生血液透析性低血压时,临床可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模糊、下肢痉挛等,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冰冷、呼吸困难甚至意识模糊、死亡等。对于出现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患者需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来调节患者的血压情况。结论血液透析性低血压会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对患者进行透析时的临床表现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安全。

关 键 词:血液透析 低血压 综述 

分 类 号:R459.5[医药卫生—治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