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on T”现象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绍祥 王智杰 王青 卞妮娜 张永利 

机构地区:[1]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712000

出  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8期730-73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摘  要:"R on T"现象被认为是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可靠标志,易致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1].而该现象只是源于对心电图的理解,其致心律失常电生理基础却鲜有报道."R on T"是如何产生的,它与心脏异质性关系如何,室性早搏真的能发生于相邻心肌细胞易损期而触发心律失常吗?如何去认识这种心电图现象并做好有效防治,阐述其背后的机制,本文将从心肌电生理角度分别探讨.

关 键 词:发生机制 高危室性心律失常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基础 致心律失常 心肌电生理 心室颤动 心肌细胞 

分 类 号:R541.7[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